资质模型:五个误区和五个标准
资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和建立资质模型的过程(competency modeling)的经典方法,在McBer(后并入Hay)和Hay两家咨询公司的顾问所著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Spencer & Spencer, 1993)一书中有详尽描述。这本书可以说是资质模型的圣经。该书目前已有中文版本。然而,我们在管理和咨询实践中发觉,经典方法中存在不切实际的地方,再加上对经典方法的曲解,人们在建立资质模型过程中,容易走入以下五个误区。
误区之一:资质模型越多越好
从实用的角度看,一个企业拥有太多的资质模型,是一件搣劳民伤财攠的事,不便于管理,也不利于用资质模型强化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竞争力。太多的资质模型造成一个公司好像富含众多物种的动物园。事实上,一个公司的所有员工应该用统一的标准选拔、发展,同时考虑不同类岗位的特殊要求。更有甚者,有的企业居然认为,行业和业务模式完全相同的不同分公司之间,仅仅因为规模不同,同为分公司总经理,资质模型应该有所不同。
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处理不同岗位对资质不同要求的方法论叫做GFA方法。不同类岗位共有的资质称为G(general)资质,不同类职能特有的资质称为F(function)资质,企业内不同工作领域特有的资质称为A(area)资质。
G资质的价值观、内驱力成份较多,一般包含与企业整体战略和核心价值直接相关的行为、思维、情感模式,例如,追求卓越,战略思维,变革创新等等。
F资质针对管理、销售、服务、技术等职能,思维、情感、和行为成分较多,例如,管理类的资质包括知人善任、员工发展、行为塑造。销售类的资质包括人际勇气、财富追求。服务类的资质包括移情能力、客户服务。
A资质的知识技能成分较多,针对不同工作内容,例如数据、人事、财务、运输、税务、法律等等。严格地说,A资质不是典型的资质。
误区之二:建立模型必须做探索式的研究
探索式研究指的是,通过比较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差异,有助于找到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进而归纳出导致成功的个人因素,从而归纳出资质。这种方法,是最初创立资质理论和建立最早的资质模型所用的方法。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行业和岗位类别而没有先前的经验可以参照时,这种探索性的研究是必要的。但是,在资质理论和实践已经获得长足发展的今天,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要搣重新发明轮子攠。
在企业建立资质模型的实践中,由于缺乏精细测量、干扰变量过多和样本量过小等因素,这种探索性研究方法收集到的资料,不可能像这种方法论的倡导者所宣称的那样,能够归纳出资质。在现实中,以样本量的局限为例,多数企业的明星员工屈指可数,拿极少数明星与众多平庸者对比,统计上就靠不住。另外,区分优秀和普通员工两个样本的效标(例如关键绩效KPI)本身的问题,给这种方法论雪上加霜。
真正在建立资质模型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实际上是非主流的心理学方法,类似于人类学方法,Grounded Theory,个案法等等。例如,我们倡导的一种方法叫做研究更佳员工(Study the best)。这是实实在在的方法,朴实无华。这是研究更佳员工的行为、思维、情感,综合运用关键事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分析工具是简单的形式逻辑。这种方法不需要很大样本。上海人才有限公司建立资质模型的系统方法,体现在信息收集的完整性上。我们建立资质模型所用到的信息有六类:
· 行业信息
· 标杆企业信息
· 企业战略信息
· 流程和工作信息
· 行为信息
· 全球资质数据库
BEI作为建立资质模型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在资质理论创立时期功不可没。但是,在企业建立资质模型的过程中,其成本与获得的信息相比,有时显得得不偿失。这一点,只有大量做过BEI的人才身有感触。一般,悟性高的人往往自行简化这个过程,并且对这种方法心有余悸。悟性低的人往往责怪自己没有掌握这种方法的精髓。我们把BEI改进为SBEI(Structured BEI, 即结构化行为事件访谈法),但是,我们不会大规模使用SBEI,我们大规模使用的是假设-验证的访谈,简单说,训练有素的访谈者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假设,然后搜集行为证据,验证或推翻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