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辽宁人才派遣网,在这里为您提供最一流的人力资源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HR资讯-行业动态

各抒己见|网络招聘岂能随心所欲

图片

新闻:

“这只是押金,还不是学费,就拦住你了,你还能做成什么事?”在一家网络招聘平台,求职者遭到招聘企业挖苦。平台将企业封号后,企业诉至法院。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判决驳回企业的全部诉请。


网络招聘岂能随心所欲


据报道,这家网络招聘平台与招聘企业签订了《用户服务协议》及《用户行为规范》《招聘信息发布规则》等协议,对企业的招聘行为有明确要求。比如,不得发布非法、骚扰性、中伤性、辱骂性、恐吓性等信息或言论,否则平台有权采取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

招聘过程中,招聘企业在与求职者沟通时,发表的言论对求职者具有一定贬损性,显然违反了与招聘平台签订的相关协议。招聘平台依据协议约定和平台规则,对招聘企业账号进行停用处理,其行为具有正当性。招聘平台采取账号停用措施后向招聘企业提供了申诉途径,其行为也谈不上违约。

另外,根据这家企业的营业执照信息,经营范围包含“教育咨询(不含中介服务)”。但是,其在平台发布的岗位信息中包括“教研老师”“培训助教”等岗位,与登记的经营范围不完全匹配,涉嫌违法。

从以上两点来看,招聘企业违反了法律法规、平台约定,被招聘平台关闭账号并不冤。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并非没有规矩。企业在开展网络招聘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应守住法律底线,认真遵守相关协议、规则。招聘中不能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企业在招聘时唯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时刻规范自身言行,充分表达对求职者的尊重,才可能赢得求职者尊重、树立良好形象,从而吸引更多人才。

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对网络招聘服务活动准入、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企业在网络招聘平台的各类行为都应当合法依规,提供合法、真实的网络招聘信息,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招聘环境,遵守与网络招聘平台签订的协议,做到规范招聘。李雪




杜绝招聘乱象是平台职责


在网络招聘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招聘企业挖苦求职者被招聘平台封号,法院驳回该企业诉请,为网络招聘市场注入了正能量。


招聘企业挖苦求职者的行为,以及发布岗位信息与经营范围不符等问题,违反双方签订的相关协议。法院既认为双方的网络服务合同关系合法有效,也认为招聘平台有权利也有责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规则,支持封号行为。无论是招聘平台对该企业封号,还是法院驳回其诉请,都可以说是合法合理的。

招聘企业作为签订契约的一方,有义务遵守合同约定。其挖苦求职者的贬损性行为,侵害了求职者的权益,被求职者投诉、被招聘平台封号是理所应当的。网络招聘平台重视求职者投诉,关注招聘企业违约行为,用实际行动捍卫“招聘正义”,为如何管理招聘平台、维护招聘秩序作出了示范。

网络招聘平台主要盈利来自付费企业客户。这种模式意味着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付费企业生存和发展。在这起案例中,招聘平台格外重视求职者投诉和招聘企业行为规范性,没有只追求利润,而是负起责任,值得点赞。其实,招聘平台既不用刻意“讨好”招聘企业,也不用有意“偏向”求职者。对招聘平台而言,只有坚守公平、公正、规范的契约精神、法治精神,才能塑造良好声誉,赢得招聘方和求职者的信赖,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整治和杜绝招聘乱象,是网络招聘平台的职责之一。网络招聘平台作为经营者和管理者,有义务通过制定和实施用户协议、平台规则等方式,对入驻用户采取必要合理的管理措施,规范其招聘行为。

当然,捍卫“招聘正义”离不开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都对招聘乱象说不,才能净化招聘市场环境,维护招聘市场秩序,有效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冯海宁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返回上一页]
在线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