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服务矩阵端稳就业“饭碗”
文章来源:央广网
4月11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就业促进行动现场推进会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文澜社区艾草共富工坊、阿努奶茶生产基地、非遗面塑工作室、米多多技能人才孵化基地等,调研“家门口”特色产业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家政服务业促进就业等情况。
今年以来,阿勒腾席热镇坚持“党建引领、暖心服务”,拓广度、优服务、强效度,打出“组合拳”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细化实化就业促进行动。
创新打造“阿腾席热”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大力推行“创业就业实训基地+18个家门口创业就业服务站+14个社区工坊”工作模式,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更稳定的工作”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职业孵化中心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阿勒腾席热镇与鄂尔多斯市爱多多职业培训学校建立合作,建成阿勒腾席热镇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和人才孵化中心,2024年11月挂牌成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教学面积1500平方米;同步设立创业指导中心,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孵化等专项服务。强化平台载体支撑力,创新打造“教学—实训—就业”全链条服务平台,开设家政保洁、整理收纳、餐饮服务等19类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服务项目,累计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3000余人次,其中1700多人实现家门口轻松“再就业”,夯实创新创业全链条服务保障。
社区服务前哨织密就业“保障网”
探索“党建+”工作体系,依托党群服务阵地,聚焦矿区移民、生态移民、失地搬迁、进城陪读等灵活就业群体,建成“家门口”创业就业服务站,做好就业需求摸排、就业岗位筹集、就业能力提升、就业供需匹配、就业援助帮扶、创业指导服务等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综合性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创新推行“需求摸排—技能培训—岗位匹配—跟踪回访”四步工作法,建立“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工作机制,构建起以“家门口”就业为核心的民生服务体系,实现精准人岗匹配,全力护航走稳走好就业创业路。
特色产业工坊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按照“一社区一品牌”发展思路,梳理汇总群众需求,结合辖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成一批手工、套扣、烘焙、艾草、面塑、民族服饰等“家门口”就业社区工坊,实现居民想去、方便就近、解决需求的“家门口”灵活就业。
阿努奶茶创业就业工坊依托阿努奶茶特色美食产业,建成标准化加工厂房,研发推出阿努奶茶、牛肉粥、奶酪爽,建设掌岗图村炒米厂、瓦窑圪台村纸杯厂,解决80余名转移农牧民就业问题,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600余万元。
文澜社区艾草共富工坊推行“员工制+订单式”模式,推进车家渠村一产种植、文澜社区二产加工、瓦窑圪台村三产营销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辖区200余名转移农牧民、低收入家庭等就业困难居民实现灵活就业,2024年车间生产艾草类产品总产值达120万元。
通格朗社区网红电商培训基地开设直播短视频制作、剪辑等项目培训,累计培训32场3000余人次,培训出大批本土电商技能型人才,“线上+线下”直播带货实现居民增收60余万元。
“双创”工程端稳起民生饭碗
统筹推进创业就业民生实事项目与“社区暖心事”创业就业助收工程落地落实,设立新北社区“海霞工作室”、乌兰淖尔社区机缝工作室、札萨克社区手工布艺坊、吉日嘎朗社区民族服饰工坊,着力解决转移农牧民、失地农牧民、城市失业人员就业需求,促进居民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下一步,阿勒腾席热镇将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抓紧抓实抓好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制度机制,汇聚改革合力。以专业化的教育引导,以温情式的就业服务,深化拓展“创业就业实训基地+18个家门口创业就业服务站+14个社区工坊”工作模式,持续擦亮“阿腾席热”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实现求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双向奔赴”,为建设绿色转型先行区、兴业富民示范地贡献阿勒腾席热力量。(托亚 武小丽)